今天给各位分享信用减值损失会计分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具体看下面:
计提企业的坏账准备,具体会计分录为:借:信用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企业发生无法收回的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具体会计分录为: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等(根据应收的款项计入对应科目)。企业预期能收回坏账款项后,具体会计分录为:借:应收账款等(根据应收的款项计入对应科目);贷:坏账准备。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备抵科目。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及“坏账准备”科目进行核算。
减值准备会计分录怎么做
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可以这样做: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要注意的是"资产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抵减科目,属于资产类,不要弄混了。到月底结转的时候:借:本年利润,贷:资产减值损失。
拓展资料:
减值准备是指资产的账面余额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判断资产是否减值,应依据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损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企业会计制度》对八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披露等内容做了规定。但在有些问题的处理上没有给出明确统一的依据,使得在具体操作上有一定难度。其具体问题如下: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时间未作统一规定: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然而,对于“定期”会计制度没有说明,这使企业在操作时有一定的随意性,使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相比之下,国际资产减值准则对计提时间则作了明确说明,规定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估计是否存在资产可能已经减值的迹象。如此规定,避免了操作的随意性,使不同企业具有可比性。
需要说明的是:市价是指在证券市场上挂牌的交易价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以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和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销售净价”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所发生的资产处置费用后的余额。从现行的会计制度和颁布的准则内容来看,现有规定对有关资产减值计量模式缺乏统一的标准,因而可操作性差。现有准则中使用的计量基础包括有: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销售净价、市价等多个标准,在实际会计工作中难以掌握与运用。
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是什么?
01
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贷:坏账准备。发生坏账时,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等。收回已确认坏账并转销应收款项撤销坏账,借:应收账款等,贷:坏账准备。收回账款,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等。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贷:坏账准备。发生坏账时,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等。收回已确认坏账并转销应收款项撤销坏账,借:应收账款等,贷:坏账准备。收回账款,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等。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列出目录,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并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公司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按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
会计处理的方法: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
二、本科目可按应收款项的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三、计提坏账准备的主要环节。
(一)资产负债表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计提;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分录。
(二)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转销应收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分保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三)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分保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分保账款”、“其他应收款”、 “长期应收款”等科目。对于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也可以按照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
信用减值损失属于什么科目
信用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
信用减值损失是企业因购货人拒付、破产、死亡等原因无法收回,而遭受的损失。
应收款项减值有两种核算方法,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款项的减值的核算只能采用备抵法,不能采用直接转销法。
采用直接转销法时,日常核算中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不予考虑,只有在实际发生坏账时,才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直接冲销应收款项,即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等科目。
信用减值准备和坏账损失的联系:
不同的资产,减值准备的叫法不同,应收账款类资产的减值准备称为坏账准备,也只有在计提应收账款类的减值准备的时候,两者有联系: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转回的时候,做以下会计分录处理:
借: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之后,计提坏账准备的时候使用的是资产减值损失这一科目。
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会计分录如何做
其他应收款发生坏账,就会计提坏账准备,具体的账务处理可以如下:
计提坏账准备,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冲减多计提的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
实际发生坏账损失,
借:坏账准备,
贷:其他应收款,
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又重新收回,
借:其他应收款,
贷:坏账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
信用减值损失会计分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信用减值损失科目、信用减值损失会计分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