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留抵退税会计分录(收到增量留抵退税会计分录)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增值税留抵退税会计分录,以及收到增量留抵退税会计分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留底退税如何做会计分录

法律分析:增值税纳税人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就是增值税留抵税额。国家特别规定退还本应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的增值税留抵税额就是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显而易见,留抵税额退税不是政府补助。

会计分录如下:

一般纳税人按规定计算的应收留抵退税额,借记“应收留抵税额退税款”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科目,收到留抵税额退税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留抵税额退税款”科目。

与此相适应,《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有关栏目内容也需作相应的调整。在增值税税纳税申报表有关栏目内容作调整前,需注意本期进项税额转出额的取数口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增值税退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1、出口退税,对确因出口比重过大,在规定期限内不足抵减的,不足部分可按有关规定给予退税,企业在实际收到退税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

2、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的账务处理,进项税额留抵在账务上体现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借方余额,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若账务上已经结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增量留抵税额退还计算公式: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60%。

留抵退税学名叫”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优惠”,就是对现在还不能抵扣、留着将来才能抵扣的”进项”增值税,予以提前全额退还。

退增值税留抵税的会计分录

一、正面回答

企业收到退税款项的当月,应将退税额从增值税进项税额中转出。因此,收到退还的期末留抵时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二、分析详情

2022年对所有行业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并按月退还增量留抵税额。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等六个行业符合条件的企业,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并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三、退增值税留抵税的条件是什么?

1、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

2、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骗取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

3、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

4、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留抵退税会计分录如何写?

2022年留抵退税会计分录:

进项税额留抵在账务上体现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借方余额,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若账务上已经结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留抵退税哪些企业可以申请:

1、小微企业

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以自2022年4月纳税申报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符合条件的微型企业,可以自2022年4月纳税申报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符合条件的小型企业,可以自2022年5月纳税申报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

2、制造业等行业企业

符合条件的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可以自2022年4月纳税申报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另外,符合条件的制造业等行业中型企业,可以自2022年7月纳税申报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

会计考试章节知识点归纳,祝你轻松取证。

移动端题库:

PC端题库:

增值税留抵退税会计分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收到增量留抵退税会计分录、增值税留抵退税会计分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作者头像
恒睿香港公司注册创始人

上一篇:小微企业认定标准2022年(服务行业小微企业认定标准2022年)
下一篇:采购成本控制的方法(采购成本控制的方法不包括)

发表评论